客户经理 13585080456


文章
  • 文章
搜索
氢芯科技logo
首页 >> 资讯 >>技术文章 >> 超声喷涂用于电路涂层
详细内容

超声喷涂用于电路涂层

时间:2025-08-05     【原创】

  在精密的集成电路与元件之间,隐藏着一类至关重要的材料——电路涂层。它并非核心的晶体管或电容,却如同

精密机械中的润滑油与防护层,以薄膜之躯为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构筑起不可或缺的屏障。


  核心作用在于全方位的防护。电子设备时刻暴露于湿气、氧气、污染物甚至物理摩擦的威胁下。电路涂层,尤其

是三防漆(防潮、防盐雾、防霉)等绝缘保护材料,通过致密覆盖在PCB板及焊点上,形成一层坚固的化学与物理隔离

层。这有效阻止了环境湿气侵入引发的短路、氧化造成的接触不良以及尘埃积聚导致的散热恶化,显著延长设备寿命

与可靠性。


  功能远不止于此。在需要绝缘隔离之处,薄如蝉翼的电介质涂层(如聚酰亚胺PI)覆盖于导线之上,防止信号间串

扰;而在需要导通的领域,导电涂层大显身手——从构成柔性电路银纳米粒子油墨,到触摸屏边缘透明的氧化铟锡薄膜,

它们以极低电阻精准传递电流与信号。此外,应用于处理器或功率模块的高导热绝缘涂层(如掺填陶瓷颗粒的聚合物),

则成为热量向散热器高效传导的“高速公路”,保障芯片在极限性能下不致过热损毁。


  其应用疆域无比广阔:消费电子中手机主板涂覆的三防漆默默抵御汗水侵蚀;汽车引擎舱内传感器上的特种涂层需

耐受极端温度与油污;航空航天设备中的电路涂层更需在剧烈震动与高真空环境中岿然不动。工业控制、医疗设备乃至

新兴的物联网节点,无不依赖其稳定保护。


  未来趋势指向智能化与绿色化。科研焦点正集中于具有自修复能力的涂层——微小损伤可自行弥合;纳米涂层技术

致力于实现更轻薄、更强韧的保护;环保型水性涂层也在逐步替代传统溶剂型产品。这些进化让电路涂层持续为电子设

备的小型化、高可靠及环境友好性提供底层支撑。


  电路涂层,虽默默隐于元件之下,却是现代电子精密王国中名副其实的“幕后英雄”。它以化学与材料科学的智慧,

为流淌的电流与承载信息的信号铺设出安全、高效的通道,在无形中塑造着我们可靠的数字世界。


  超声波喷涂技术在电路涂层制备中,凭借雾化均匀、涂层精细可控的特点,成为电子制造中绝缘、导电、防护等功

能性涂层的关键工艺。其核心原理是通过高频超声波振动(通常55-60kHz)使涂料液体在雾化头表面产生共振,分裂

为直径1-20μm的微小液滴,再经低压气流引导,均匀沉积在电路板表面形成涂层。相比传统空气喷涂或刷涂,这种技术

能精准控制涂层厚度(可低至1μm),且液滴分布均匀性误差小于5%,特别适配高密度电路板的精细涂层需求。


  核心应用场景


  1.绝缘涂层


  电路板的导线、焊点及裸露金属区域需绝缘保护以避免短路,超声波喷涂可将绝缘漆(如聚酰亚胺、环氧漆)雾化

成纳米级液滴,在电路表面形成连续无针孔的薄膜(厚度5-20μm)。其优势在于:即使在芯片引脚间隙(<0.2mm)或

异形结构处,也能实现均匀覆盖,且涂层附着力强(百格测试脱落率<1%),耐温范围可达0℃至150℃,满足汽车

电子、工业控制板的绝缘要求。


  2.导电涂层


  在柔性电路板、传感器电极等场景中,需制备导电线路或电极涂层。超声波喷涂可将导电浆料(如银浆、铜浆、石

墨烯浆料)均匀雾化,通过控制喷涂路径(配合精密运动平台),在基底上形成线宽20μm以下的导电图案,电阻值偏

差小于3%。与传统丝网印刷相比,其无需制作网版,适合小批量、多品种的电路原型开发,且浆料利用率高达80%(传

统喷涂仅30-50%),大幅降低材料浪费。


  3.防护涂层


  电路板在潮湿、粉尘、化学腐蚀环境中(如户外设备、医疗仪器)需防护涂层。超声波喷涂的三防漆(如硅橡胶、丙

烯酸酯)能形成致密薄膜,通过振动雾化确保涂层在元器件缝隙、引脚根部完全包裹,防护等级可达IP67。同时,其低温

成膜特性(无需高温固化)避免了对电路板上热敏元件的损伤。


  技术优势


  –精细可控:雾化液滴尺寸可通过超声波频率调节(高频产生更细液滴),配合计算机控制的喷涂路径,能实现涂层

厚度±0.5μm的精度控制,满足芯片级电路的微涂层需求。


  –材料兼容性广:适用于低粘度(1-50cP)至中粘度(50-500cP)的涂料,包括水溶性、溶剂型、悬浮液等,无需

添加过多稀释剂,减少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


  –无损伤喷涂:低压气流(0.1-0.3MPa)驱动雾化液滴,避免了传统高压喷涂对脆弱电路(如柔性PCB、薄型铜箔)的

冲击损伤,降低线路断裂风险。


  –高效环保:液滴利用率高,过量喷涂少,且无需助焊剂等辅料,后续清洁工序简化,符合电子制造的绿色生产趋势。


  关键工艺参数


  –超声波频率:低频(20-40kHz)适合中高粘度涂料(如厚膜导电浆),产生较大液滴(20-50μm);高频(80-150

kHz)适合低粘度涂料(如绝缘漆),生成1-10μm的细液滴,适合超薄涂层。


  –喷涂距离与速度:距离电路板10-30mm为宜(过近易堆积,过远易飘散);喷头移动速度(5-50mm/s)决定单位面

积涂料沉积量,配合往复次数可精确控制厚度。


  –涂料粘度:需预处理至工艺要求范围(如导电银浆通常调整至50-100cP),粘度过高易导致雾化不均,过低则可能

出现流挂。


  –环境控制:喷涂区域需保持洁净(Class1000级无尘),湿度控制在30-60%(避免水分影响涂层固化),温度20-25℃

以保证涂料稳定性。


  操作注意事项


  –雾化头需定期清洁(用溶剂冲洗),防止涂料残留堵塞微孔,影响雾化效果。


  –对高固含量涂料(如金属粉末浆料),需配备搅拌装置防止颗粒沉降,确保涂层成分均匀。


  –固化过程需匹配涂料特性(如热固化、UV固化),避免因固化速率过快导致涂层开裂。


  超声波喷涂技术通过精准的雾化控制和柔性化工艺,为电路涂层的高性能、高可靠性需求提供了理想解决方案,在5G

通信设备、微型传感器、柔性电子等高端电子制造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