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经理 13585080456


文章
  • 文章
搜索
氢芯科技logo
首页 >> 资讯 >>技术文章 >> 超声波喷涂系统用于聚酰亚胺涂层制备
详细内容

超声波喷涂系统用于聚酰亚胺涂层制备

时间:2025-08-06     【原创】

  在新能源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高性能电池材料的研究是推动电动汽车与储能系统进步的核心。聚酰亚胺(PI)凭

借其卓越的耐高温、阻燃及绝缘性能,在电池隔膜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PI薄膜能在500°C以上高温环境中保持稳定,并

具备优异的电解液润湿性,为提升电池安全性和循环寿命提供了新方案。


  聚酰亚胺是一类主链含酰亚胺五元环的聚合物,其中芳香型PI因性能优异而占据工业主导地位。其特性包括:1)卓

越的耐高温性(500°C以上,长期使用温度200-300°C);2)出色的耐化学腐蚀性和阻燃性(LOI35-37%);3)优良的

电气绝缘性;4)极性基团赋予其良好的电解液润湿性。相比存在热稳定性差、电解液润湿性不足等问题的传统聚烯烃

(如PE/PP)隔膜,PI薄膜在高温性、阻燃性、绝缘性及电解液兼容性方面优势显著,是制备高性能电池隔膜的理想

候选材料。研究显示,PI隔膜在500°C以上才发生熔融,350°C时收缩率为零,热稳定性远超传统隔膜。

         锂电池.jpg

  锂离子电池作为核心储能系统,其隔膜需满足多项关键要求:优异的热稳定性、适宜的厚度与孔径分布、高

熔断阻隔性、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高孔隙率、优良的绝缘与力学性能以及出色的电解液润湿性。


  目前,PI隔膜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


  1.牺牲模板法


  该方法通过将致孔剂混入PI或其前驱体聚酰胺酸(PAA)溶液,浇铸成膜后去除致孔剂形成多孔结构。


  无机模板法:常用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等。例如,利用单分散SiO₂蛋白石模板制备了具有三维有序微

孔结构(3DOM)的PI膜,表现出高孔隙率和良好润湿性;使用水溶性LiBr作模板,经水浴去除后可制得均匀纳

米孔PI隔膜,装配电池2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达91.2%。


  聚合物模板法:常用聚乙二醇(PEG)、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等。原位聚合制备的PI-PEG/PVP膜孔径

约30~35nm,孔道丰富,显著提升了孔隙率和电解液吸收率。


  界面蒸发-诱导自组装法:利用溶剂挥发诱导微球(如SiO₂)在气液界面自组装形成模板,填充材料后去除模

板获得反蛋白结构。例如,以此法制备的3DOMPI隔膜无需支撑层,有效改善了电池的电流分布和循环稳定性。


  局限性:存在致孔剂去除不完全、移除过程可能增加成本或影响力学性能等问题。


  2.非溶剂相分离法(NIPS)


  通过溶剂与非溶剂交换诱导聚合物沉淀形成多孔结构,可精确调控孔径和孔隙率。


  研究实例:采用PI/DMAc溶液,以乙醇/DMAc为凝固浴,制备出海绵状多孔PI膜。高乙醇浓度促进沉淀,所

得隔膜因高孔隙率而具有优异离子电导率;开发了基于不锈钢基材的工艺,涂覆PAA溶液经相变和亚胺化形成多孔

PI膜,具有均匀孔径(0.02~0.15μm)、良好透气性和热稳定性,但PAA易水解影响强度;优化NIPS参数(如15wt%

PI溶液,50:50乙醇/DMAc凝固浴)制得的PPI-15隔膜(25-30μm厚)孔隙率61%,孔径123nm,离子电导率

(0.54mS/cm)优于商用产品,需避免乙醇含量过高导致不利的指状孔结构。


  3.静电纺丝法


  利用高压电场将聚合物溶液或熔体拉伸成纳米纤维膜,操作简便,所得膜具有纳米结构、高比表面积和均匀性。

通常先静电纺丝PAA纳米纤维,再热亚胺化为PI纤维。


  研究实例:以PMDA和ODA为前驱体制备的PI纳米纤维隔膜,孔隙率超90%,润湿性和电解液吸收性能好。

在250°C高温循环100次后,放电容量保持率达90.2%,表现出优异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优势:三维连通孔结构、高孔隙率、大比表面积,显著提升离子电导率。


  局限性:产量低、环境要求高。针对纤维膜机械强度不足,可采用热压、化学交联或添加无机填料等增强策略。

未来需聚焦设备改进和工艺优化以实现产业化。


  4.溶液喷射法(SBS)


  结合了传统溶喷与静电纺丝优势的新技术。利用高速气流对挤出溶液细流进行超细拉伸,形成微纳米纤维。


  原理与优势:核心是同轴喷嘴,内喷溶液,内外喷嘴间高速气流产生剪切力拉伸溶液成射流并细化固化。无需

高压静电装置或特殊导电收集器,对溶剂介电常数要求低,不损伤热/压电敏感材料,纺丝速率可达静电纺丝的数

十倍(如10mL·h⁻¹vs0.3mL·h⁻¹)。相比熔喷,原料适用性更广(可加工易分解、高粘度或不可熔融聚合物),使用

室温压缩气体避免热降解,具有节能、成本低、产品种类多等潜力,是规模化制备PI纳米纤维的优选方案之一。


  总结与展望


  聚酰亚胺隔膜的制备技术多样且不断创新,从牺牲模板法、NIPS法到静电纺丝法,各有特色。新兴的溶液喷射法

综合优势显著,有望推动产业化进程。随着工艺持续优化和成本降低,聚酰亚胺隔膜有望成为下一代高性能电池的

核心组件,为新能源领域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超声波喷涂系统用于聚酰亚胺涂层制备,在需要化学惰性防护的领域构建绝缘层。该技术可取代传统绝缘胶带,

尤其适用于复杂几何结构和小型区域(如沟槽、孔洞),实现对材料的封装保护,防止锂及其他活性物质发生副反

应或泄漏。对于含放射性或高活性元素的电池体系,聚酰亚胺作为柔性封装材料具有优异的结构完整性。超声波喷

涂聚酰亚胺封装涂层的核心优势包括:


  耐用、机械稳定性高的涂层


  喷嘴无活动部件,无磨损


  优异的介电性能


  在聚酰亚胺涂层领域拥有广泛的专业知识


  在微孔隔膜涂层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


  薄膜均匀性极高,重复性优异


  耐高温涂层可在高达400°C的温度下工作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