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经理 13585080456


文章
  • 文章
搜索
氢芯科技logo
首页 >> 资讯 >>技术文章 >> 超声波喷涂制备高质量钛酸钡薄膜
设备推荐
更多
详细内容

超声波喷涂制备高质量钛酸钡薄膜

时间:2025-08-18     【原创】

  超声波喷涂技术用于钛酸钡(BaTiO₃)薄膜的制备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艺,特别适合生产均匀、薄且

可控的涂层。钛酸钡是一种重要的铁电、压电和介电材料,广泛应用于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热敏

电阻、压电器件、传感器和能量存储等领域。


  以下是使用超声波喷涂技术制备钛酸钡薄膜的关键方面、优势、步骤和注意事项:


  核心优势


  1.均匀性:超声波雾化产生极其细小(通常微米级)且尺寸分布窄的液滴,能形成非常均匀、致密的薄膜。


  2.厚度控制:通过精确控制浆料浓度、喷涂速率、喷头移动速度、喷涂次数等参数,可以实现纳米到微米级

别的精确厚度控制。


  3.材料利用率高:定向喷涂和低过喷特性减少了材料浪费,尤其对于昂贵的功能材料钛酸钡(尤其是纳米粉)

非常重要。


  4.非接触式:避免了对基底或已沉积层的物理接触损伤,适合复杂形状或脆弱基底。


  5.温和过程:低温过程(相对于溅射、CVD等),适用于不能承受高温的基底(如聚合物、某些金属)。


  6.大面积沉积:通过自动化喷头移动或基底移动,可以实现大面积基底的均匀涂覆。


  7.适用复杂浆料:能够处理含有纳米颗粒、粘合剂、分散剂等成分的悬浮液。


  基本工艺流程


  1.浆料制备:


  *钛酸钡粉末:选择合适的粒径(纳米粉更易成膜,但分散困难;亚微米粉较常用)和纯度。


  *溶剂:常用去离子水、乙醇、异丙醇或它们的混合物。选择需考虑钛酸钡的润湿性、浆料稳定性、干燥速率

和环保性。水基更环保但干燥慢,醇基干燥快。


  *分散剂:至关重要!钛酸钡颗粒易团聚。需添加合适的分散剂(如聚乙烯吡咯烷酮、磷酸酯、柠檬酸铵等)

并配合球磨或超声分散,形成稳定、低粘度、高固含量的悬浮液。分散不良会导致喷嘴堵塞和涂层不均匀。


  *粘合剂:根据需要添加少量粘合剂(如聚乙烯醇缩丁醛)以增加湿膜强度和后续烧结前的生坯强度,但添加

量过多会影响最终致密度。


  *其他添加剂:可能包括消泡剂、流平剂等。


  *目标:形成稳定、均匀、粘度适中(通常几十到几百mPa·s)、适合雾化的浆料。浆料稳定性是成功的关键。


  2.基底准备:


  *清洁基底(如硅片、氧化铝陶瓷、金属箔、ITO玻璃等)以去除油污、灰尘。


  *可能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如等离子处理)以提高浆料润湿性和附着力。


  3.超声波喷涂:


  *将浆料装入储液罐。


  *设置喷涂参数:


  –超声波频率:通常20kHz–120kHz,决定雾化液滴的大小(频率越高,液滴越小)。


  –功率:影响雾化速率和液滴大小。


  –载气压力/流量:(通常使用压缩空气或氮气)将雾化液滴输送到基底。压力/流量影响雾化锥角和沉积速率。


  –喷头到基底的距离:影响涂层均匀性和干燥程度(距离过近可能导致“咖啡环”效应,过远可能导致液滴过度

干燥或沉积效率低)。


  –喷头移动速度/扫描模式:确保均匀覆盖。


  –浆料流速:精确控制浆料输送到喷头的速率。


  –基底温度:加热基底可以加速溶剂挥发,减少液滴在基底上的流动和团聚,提高均匀性(“干式”沉积)。


  –启动喷涂,进行单层或多层沉积。多层沉积时需注意层间干燥。


  中型超声波喷涂机


  4.干燥:


  *喷涂后通常在室温或稍高温度下干燥,去除大部分溶剂。控制干燥速率以避免开裂。


  5.热处理(烧结):


  *排胶:如果浆料中含有有机成分(粘合剂、分散剂),需要在较低温度(300°C–600°C)下缓慢升温将其烧除,

避免鼓泡或开裂。


  *烧结:在高温下(钛酸钡通常需要1200°C–1400°C)进行烧结,使颗粒间致密化,形成具有所需电学性能

(铁电性、压电性、高介电常数)的陶瓷膜。烧结气氛(空气、氧气、氮气)和升降温速率对最终性能至关重要。


  关键挑战与注意事项


  1.浆料稳定性:钛酸钡纳米/亚微米颗粒极易团聚。必须优化分散剂选择和分散工艺(球磨时间/强度、超声功

率/时间),确保浆料在喷涂过程中保持稳定不沉降、不分层、不团聚。堵塞喷头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2.浆料流变性:粘度过高雾化困难,过低则易流淌导致膜厚不均。需找到适合雾化和成膜的粘度窗口。


  3.“咖啡环”效应:液滴边缘蒸发快于中心,导致溶质(颗粒)向边缘迁移堆积形成环状不均匀。可通过优化

浆料(添加流平剂、调整表面张力)、基底加热(促进均匀蒸发)、调整喷涂参数(小液滴、快速干燥)来抑制。


  4.裂纹控制:干燥收缩和烧结收缩可能导致裂纹。优化浆料(固含量、粘合剂含量)、控制干燥和烧结(特

别是排胶)速率是关键。


  5.厚度均匀性:喷头移动路径、速度、重叠率、边缘效应等都需要精确控制,尤其在大面积喷涂时。


  6.膜层致密度:初始颗粒大小、浆料固含量、分散效果、烧结制度共同影响最终膜的致密度。致密度对介电、

压电性能影响巨大。


  7.界面与附着力:确保薄膜与基底的良好结合力,避免剥离。


  应用方向


  *薄层/多层陶瓷电容器:制造更薄、更高容量的介电层。


  *压电传感器/执行器:沉积压电薄膜层。


  *铁电存储器:制备铁电薄膜。


  *热释电探测器:沉积热释电材料层。


  *功能涂层:如用于电子器件的绝缘层、介电层。


  *能源材料:如在某些电池或超级电容器中作为功能组分。


  总结


  超声波喷涂是制备高质量钛酸钡薄膜的一种极具前景的技术,尤其在大面积、低成本、精确厚度控制方面优

势明显。其成功的关键在于稳定、均匀且流变性合适的浆料配方以及对喷涂参数(液滴大小、基底温度、运动控

制等)的精确优化,以克服团聚、不均匀沉积和开裂等问题。结合后续精确控制的热处理工艺,可以获得满足各

种电子器件需求的钛酸钡功能薄膜。


  如果你正在进行具体的实验或开发,建议重点关注浆料分散工艺和喷涂参数(特别是基底温度)的优化,这两

个环节往往是决定成败的核心。需要设备建议或参数调试方面的帮助,也可以进一步探讨。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