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超声喷涂高导电薄膜时间:2025-09-12 超声喷涂机在塑料薄膜上涂覆一层如石墨烯或铜的高导电薄膜 超声喷涂机凭借其雾化均匀、涂层致密、可控性强的优势,已成为在塑料薄膜等柔性基材上制备石墨烯、 铜等高导电薄膜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能有效解决传统涂覆工艺(如刮刀涂布、浸涂)中涂层均匀性差、 材料浪费多、对柔性基材损伤大等问题,广泛应用于柔性电子、电磁屏蔽、能源存储等领域。 超声喷涂机的核心原理与优势 超声喷涂(Ultrasonic Spraying)的核心是利用超声波振动能量将导电浆料(石墨烯浆料、铜浆料等) 雾化成直径仅几微米至几十微米的均匀液滴,再通过低压气流将雾滴精准输送至塑料薄膜表面,经干燥/固化 后形成导电薄膜。 相比传统涂覆的核心优势: 涂层均匀性极高:雾化液滴粒径分布窄(通常5-50μm),涂层厚度偏差可控制在±5%以内,避免传统工艺的 “条纹”“针孔”缺陷。 低损伤柔性基材:雾化压力极低(0.01-0.1MPa),远低于高压喷涂,不会对PET、PI、PP等易变形塑料薄膜 造成拉伸或破损。 材料利用率高:雾滴定向性好,飞溅少,材料利用率可达80%以上(传统喷涂仅30-50%),尤其适合 石墨烯、纳米铜等高价材料。 厚度精准可控:通过调节喷涂速度、浆料浓度、超声功率等参数,可实现10nm-10μm范围内的涂层 厚度调控,满足不同导电需求。 低温兼容性:可配合常温干燥或低温固化工艺(如红外、UV固化),避免塑料薄膜因高温产生收缩或降解。 完整涂覆工艺流程图 1、基材准备:裁剪塑料薄膜至目标尺寸,进行除尘处理(如真空吸除、离子风清洁)。 2、基材预处理:根据薄膜类型选择等离子体/化学蚀刻/底涂处理,处理后需在1小时内进行涂覆 (避免表面能回落)。 3、浆料配制: 石墨烯:将石墨烯粉末与分散剂、溶剂混合,通过球磨/超声分散(20-60分钟),形成均一浆料, 过滤去除团聚颗粒。 铜:将纳米铜粉与粘结剂、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溶剂混合,超声分散30-40分钟,控制浆料粘度 在50-200cP。 4、超声喷涂: 设定参数:超声功率50-150W,喷涂速度5-20mm/s,雾化气压0.02-0.05MPa,液料流量 0.1-1mL/min。 基材温度:常温至60℃(避免溶剂过快挥发导致涂层开裂)。 5、后处理: 石墨烯:60-120℃干燥1-2小时,若为氧化石墨烯需进一步热还原(150-300℃,惰性气氛) 或化学还原(如氢碘酸处理)。 铜:80-120℃固化1-3小时,全程通N₂保护,防止铜氧化。 6、性能检测:测试涂层的方阻(四探针法)、厚度(台阶仪)、附着力(划格法/胶带法)、 柔韧性(弯折测试)。 应用场景与行业需求 柔性电子:在PET/PI薄膜上制备石墨烯导电膜,用于柔性显示屏、柔性触摸屏、可穿戴设备的电极。 电磁屏蔽:铜导电薄膜可用于电子设备外壳、通信电缆的屏蔽层,阻挡电磁干扰(EMI)。 能源存储:在塑料薄膜上涂覆石墨烯,作为超级电容器的柔性电极,或锂电池的集流体涂层(降低内阻)。 智能包装:将导电薄膜集成到塑料包装中,制成可检测温度、湿度的智能标签。 超声喷涂技术为塑料薄膜的高导电涂覆提供了高效、精准的解决方案,随着材料工艺的优化和设备的 升级,其在柔性电子等新兴领域的应用将持续扩大。 |